王蒙、阿来、莫言、铁凝为得奖者颁奖,文艺创新助飞文学力量
11月20日晚,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在北京中央歌剧院隆重举行。35位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的获奖者或代表出席了颁奖礼。著名作家王蒙、刘震云、格非、阿来、莫言、铁凝等上台为获奖作家颁奖。
作为探索新时代文学出圈路径的一次创新之举,这场庄重典雅、气氛热烈的文学盛会采用晚会形式,用文艺创新力释放文学传播力、影响力、感召力,引发热烈讨论。
当晚的“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借由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契机,力图展现中国文学的“这十年”。
当晚,晚会用鲜活生动的故事,通过对话讲述、文学推荐等富有感染力的多样形式呈现出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握时代脉搏,勇攀文学高峰的身影。
颁奖典礼上,短篇小说奖获奖者、军旅作家董夏青青同观众分享了她与新疆边境线上戍边战士的故事,晚会节目组特别前往了作者在《在阿吾斯奇》中所写的“小白杨哨所”,在真实环境、现实人物的探寻中带领观众走进文学作品的世界;中篇小说奖获奖作家、蒙古族牧羊人索南才让讲述自己一边放牧一边写作的人生经历,更感激第一位到草原深处找他并带他走上文学之路的编辑老师。
舞台呈现上,湖南卫视对文学内容进行艺术化、视听化表达——情景歌舞《文学里的青春》用王蒙《青春万岁》里的经典诗歌片段串联起《年轻的心》《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不同年代耳熟能详的青春旋律;短片《大山里的小诗人》聚焦湖南怀化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里一群会写诗的“小诗人”,短片诗意化描绘孩子们心底的梦想和远方,浪漫化表达中国文学的幼苗正茁壮成长的场景;舞蹈《珊瑚颂》运用唯美的群舞表演重新演绎这首凝聚了几代人情感记忆的歌曲,展现渔家女的艺术形象;舞剧《敦煌飞天》以芭蕾的艺术形式表现新时代的敦煌故事,彰显文化传承……
同时,“中国文学盛典”创造性以歌队合唱的形式构成颁奖流程的内在有机环节,用最具仪式感的热忱和礼遇讴歌新时代文学,表达对作家的褒奖。
晚会多面立体展现文学魅力,发挥名家与大奖交相辉映、作品与读者双向交流的效应,以视听传播之力在读者、观众和文学间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让文学之力、文学之美得到破圈层传播。当晚,参与晚会讨论的观众们纷纷表示“边看晚会边列出了必读书单”,还在直播互动中相互推荐书目。
(图片由湖南卫视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